平时,检测水质,很多人是不测溶氧的,这一点从水质分析盒生产厂家的销量,就可以看出。今天去看了家鱼病,通常死鱼都是肠内食物很少,可今天不一样,条条死鱼都有食物,且从前肠到后肠都能看到饲料。这又让我想到了溶氧的问题,于是采了底层水检测,在下午三四点钟,底层水溶氧只有3毫克每升,经过一测,死因也就找出了一大半。于是今天想写写这个话题,提醒下一定要注意溶氧的检测。 四川鱼苗养殖 溶氧在鱼病检测中的运用一,那就是降低杀虫药的风险。每每用杀虫药,对好多卖药的来说,都是一个考验,**担心就是把鱼杀死。特别是低温,或是看天气即将变天的时候,很多人是不愿在这个时候卖杀虫药的。偶尔也有人在长期高温时,使用正常剂量把花白鲢杀出问题的。以上这些情况,只要一测底层水和表层水的溶氧差,就可以得出有没有水温分层,假如水温分层在一米水深,此时按两米去计算用药量,那就相当于增加了一倍的浓度。假如没有水温分层,按正常浓度施用杀虫药,掌握好药物的扩散深度,那是一定没有问题的。 溶氧在鱼病检测中的运用二,那就是辅助判断藻菌平衡。养殖水体发黄,水体中悬浮有机质多,而藻类偏少。则是由于缺乏有益微生物的分解,藻类不能同化吸收这些有机质的营养,藻类繁殖不起来,出现产氧不足。另一方面,大量的有机质沉入水底,消耗掉鱼塘底部的溶氧,才出现了今天下午那种情况,三四点鱼塘底层水溶氧只有3-4毫克每升,明显低于正常值。而今天处理的鱼塘还有一个特点,就是新建不久的鱼塘,而且还刚刚引进了不少新水,所以水体中藻种不足。像这种情况,处理**的办法,就是温度适宜时,施入芽孢原粉调节水质,分解掉有机质,促进藻类生长,还为花白鲢提供饵料,一举多得。 溶氧在鱼病检测中的运用三,那就是帮助判断鳃部的**。有些时候,明明检测水体中溶氧充足,可就是有鱼出现暗浮头,或是缺氧。用排除法,排除藻类毒素、离子毒素外,其本就可以得出鱼的鳃部有问题。有好几次去检测鱼病,也是没有带网,半天搞不到一条活鱼上来检查,只好用这就按这个排除法,测水质,看藻相,没有问题,那再测下溶氧如充足,那就针对鳃部问题下个小范围的包围圈,内服败毒散和大蒜素,外用混杀虫克,然后再用烂鳃腐皮康消毒,试了好几次,过几天打电话问问有没有效,反馈效果还不错。 溶氧的问题其实是水产养殖一个大问题,只要是大批量的死鱼,那多半都是憋死的。至于这个憋死,是因为水体中溶氧不够,还是由于寄生、...